书名:引爆点 – 如何引发流行 (The Tipping Point)
作者:Malcolm Gladwell
这书讲述如何制做一个流行潮。作者提出三个流行法则,只要依循这些流行法则,便可大大提高产品 / 事件之流行程度。
流行意味着金钱利益,任何想赚钱的人,都应该看看这书。由于资源有限,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三个法则,以免在资源耗尽时推广也没有效果。
找住流行引爆点,轻轻用力,便可引发 / 阻止流行。
我看的是中信出版社的简体版,强烈建议购买正版图书阅读。
流行三法则:
- 个别人物法则 – Law of Few
- 联系员 / 内行人 / 推销员 (渠道、传染性)
- 附着力法则 – Stickness Factor
- 附着力很反直觉,必须自行验证,看看那方式最好 (信息本身之依附力 – 不易忘记)
- 环境威力法则 – Power of Context
- 小事:流行只和环境中的小事 / 暗示有关 (破窗理论)
- 群体:要发起大流行,必须先发起多个小流行
- 150人法则:必须在多个150人以下之群体,引发小规模流行
本书可操作性很强,虽然理论没有足够验证,但书中提出很多例子,足以说服读者一试。
对我们来说,最有用的,可说是 “个别人物法则” 和 “环境威力法则”,至于附着力法则,则为西方思维常见的假设、实验、测量、改良的过程。
流行法则的应用
由于本书英文版是2000年出版,缺乏新的例子,到底还能不能应用在现今的环境中呢?书中个别人物都是真人,但现在有强大联系能力的联系员显然不是一般人,而是网店和网红。
你现在如何应用到推广一个产品呢?对于个人来说,绝不可能在电视上卖广告,因为支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比例。你应该先找出个别人物,如 Google Ads (Adwords) 就是个合适的联系员,且能联系不同的小网站 (在不同小群体引起小规模流行),我们面向的绝不会是每个人,而是有能力接触大众的中间人。如果你现在还去派传单,或自建网站推广产品,希望自己接触潜在客户,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做法。
单是使用 Google Ads 已中三法则中之两条,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。附着力法则要求信息和产品本身有强大的依附力,书中指出互动、重复等都是一些技巧。你必须小幅度测试、改良的产品或信息,使它有最佳的附着力。附着力是反直觉的,重点在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测量产品。每个网站的附着力指标都不同,可以体现在注册率、留客率、平均使用时间、ARPU 等,你要自己选择最合适的指标。一些免费工具,如 Google Analystics、百度统计等,都可以帮你改善附着力。个别人物推广可依靠转业广告网络,但改善附着力是你唯一要不断测试,不宜假手于人之工作。
流行法则角度看网红粉丝变现
记得早前大陆的网红电商在淘宝兴起,单一个网红双11就可有过亿人民币之销售,我第一反应就是质疑会不会是有很多假交易。但假交易不会只是网红才有,应会出现在所有付得起钱的电商。
不能否定这商业模式确实可行,特别是女装行业。他们在其他社交平台吸引了很多品味相似的粉丝,自己找人设计衣服以迎合粉丝的口味,找工厂代工,再放到淘宝卖。这些网红其实就是书中所说的个别人物,他们同时是联系员、内行人(在粉丝眼中)、推销员,而且忠心的粉丝很有附着力。网红本身就是流行,合乎两条流行法则。至于网红电商能否成功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产品质量,和淘宝平台的支持。一切看似很美好,直到你发觉每天都有上千个新的对手加入市场。显然网红同质化是个问题,这样会减低联系能力和附着力。